默照禪
概論 編輯 默照禪的來源很早,源自般若學與止觀。東晉慧遠曾以照寂二字來統括禪修方法 [2]。 僧肇作《般若無知論》,闡明般若以照寂為體 [3]。 至南宋時,曹洞宗宏智正覺作《默照銘》與《坐禪箴》來介紹這種禪修方法。 默是指是不受自己內心以及環境的影響,讓心保持安定的狀態,而 …
默照禪
默照禪 為宋代曹洞宗之宏智正覺禪師所倡導之禪風。默,指沈默專心坐禪;照,即以慧來鑑照原本清淨之靈知心性。正覺認為實相即是無相之相,真心即是無心之心,真得即是無得之得,真用即是無用之用,故主張以「坐空塵慮」來默然靜照,兀兀坐定,不必期求大悟,唯以無所得,無所悟之 …
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105
默照,這個名詞是中國曹洞宗所提出的,日本曹洞宗不叫默照,而稱它為「只管打坐」,這是最容易的一種方法。體驗呼吸時,還要曉得呼吸從鼻孔出入之感覺,而「只管打坐」太簡單了,往蒲團上一坐:「我在打坐,
公案(話頭)禪與默照禪
默照禪的禪風,倡自曹洞宗下的宏智正覺(西元一〇九一~一一五七年),他與主倡看話禪的大慧宗杲,活躍於同一個時代,而且旗鼓相當。 後來由道元禪師傳去日本的「只管打坐」的方法,即是承襲了默照禪的遺風。
四,公案禪與默照禪
四,公案禪與默照禪 「公案」與「默照」,是兩種修行的方式,前者多用逼,用考,用口喝,用棒打;後者重視默然不動而又歷歷分明。故也可說,「公案」禪多用緊迫工夫,把學生逼得走投無路,而又非走不可;無開口處,而又非讓你開口不可。
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207
他曾於西元一一〇三年編述《禪苑清規》,也於一〇八九年啟建蓮華盛會,普勸道俗每日念佛,乃至千聲萬聲,可知他是一位禪淨雙修的大師。這篇〈坐禪儀〉對日本曹洞宗的影響深遠,其開祖道元禪師所撰的〈普勸坐禪儀〉,主要的內容便是來自〈坐禪儀〉。
論禪宗與默照禪
特別是曹洞宗僧人正覺倡導和完善化了默照禪,為注重坐禪的傳統提供了完備理論, 為宋代禪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。默照禪不僅風靡禪林,而且在士大夫中引起強烈反響。 一,默照禪與注重坐禪的傳統 正覺(1091——1157)是隰州(治所在今山西省隰縣)人
無法之法——聖嚴法師默照禪法旨要
《無法之法》是聖嚴法師指導「默照」禪修法門之作。「默照禪」是中國曹洞宗之著名修行法門,一度由宏智正覺禪師所弘揚,後來又再度湮沒。聖嚴法師承繼曹洞宗與臨濟宗兩個法脈,自1990年代起,將默照的修行過程重新梳理,並建立簡要分明的次第,希望這個教法能更容易為現代 …
默 照 禪 @ 大方廣 :: 痞客邦
看話禪,默照禪,是宋代 臨濟宗 與 曹洞宗, 兩種不同的參禪方法。臨濟宗人大慧宗杲,主張從公案中,提出某些語句,作為話頭來參究,以掃蕩一切思量,知解,在語言文字,邏輯推理之外,力求獲得真正的禪悟。利在激發創造思惟,弊在導至過度妄想,他所創立的禪法被稱為『看話禪』。
博客來-如佛一樣生活:道元法師與曹洞禪風
永平道元在《正法眼藏》一書對大慧宗杲大力抨擊,撞倒須彌山的用心不言可喻,而他最重要的資具,無疑就是曹洞宗默照禪的傳統。時至明代,所謂「默照禪」代表人物宏智正覺已經成為傳說中的名字,其著作無法得見,遑論其思想內涵。